標題:

士林 關渡 天母的開發歷史

發問:

想知道 士林 關渡 以及天母的開發史 其中 士林 以 士林夜市 為主

最佳解答:

中山北路五、六、七段──洋溢異國風情 中山北路五段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闢建,是北淡道的一 部分,接文林路可達淡水,舊名士林一號路;士林一號路 南方另有一道路也在清時開建,北延至山邊,光復後稱為 天母路。民國五十六年七月,台北市改制院轄市後,架設 福林橋將兩路連結,成為貫穿士林地區的重要道路,因而 改名中山路一、二段及天母一路。六十三年因應陽明山管 理局裁撤併入台北市政府街道重整,改名中山北路五、六 、七段,是台北市區與士林天母地區的要道,往來北投、 陽明山、淡水的樞紐。 ◎段數:三段◎分段點:福國路、天母東路 ◎全長:五、三一三公尺 中山北路早在清乾隆年間即已存在,到了光緒年間,隨 著台北盆地的開發,成為連接淡水、士林、北投的要道, 不但是台北城開發史中的重要經濟命脈,在日後都市發展 過程中更扮演著舉足輕重地位。 六○年代以前,美軍顧問團駐紮在中山北路四段,包括 今中山足球場及美術館一帶。由此往北走,到天母之間的 中山北路五、六、七段銜接天母東、西路,因地利之便, 成了外籍人士居家的最愛,使節、領事館也多集中在這裡 , 美式餐廳、PUB、商場、休閒……等相關生活機能,直 接影響到這個地區的建築風格及街道景致,營造出具有異 國風情的商圈。 2007-05-17 10:45:38 補充: 中山北路六、七段與天母東西路一帶,即一般所稱的 天母,長期以來因外僑聚集,帶動附近的建築、商家、 餐廳自成一格,充滿異國風情。呈現多元的國際面貌,是 台北市頗具風格的一個街區。天母舊稱三角埔,日據時期 日人在此興建天母宮而得名。但民間則有另一傳說, 有位外國人在此田間向農夫問路,老農聽不懂洋文,直說 聽嘸、聽嘸,台語發音近似天母、天母,外國人 會錯意以為這兒名叫天母。 2007-05-17 10:48:00 補充: 水神社 位於劍潭捷運站對面、劍潭山側的台北自來水事業處陽 明分處內。 日據時期一九二三年左右在此地興建圓山貯水池, 引陽明山竹子湖和紗帽山的地下水到此貯存,經由橫跨基 隆河的管線輸送到台北處理,再供給台北市民使用。 如今該池已廢棄不用,水神社也在戰後被破壞,牌位已 不知去向。民國七十九年自來水事業處曾加以整修,今改 奉水神大帝。 水管路 繼士林公有市場、草山御賓館、士林官邸、潘宮籌墓之 後,位於中山北路七段盡頭二三二巷的草山水道系統 ,又稱水管路,於九十二年七月經審查核定為市定古蹟。 2007-05-17 10:49:16 補充: 這是關於士林天母一帶ㄉ歷史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唷!

其他解答:54DC6E5B41866E21
arrow
arrow

    李成齊靴帝虜午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